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

大陸奇怪的「家電下鄉」熱賣潮

最近媒體宣傳中國的”家電下鄉”將有台灣的3C產業受惠,就某些層面而言確實是如此,但是家電下鄉真的救得了中國經濟嗎?

先看一則新聞報導:

再看某產品經理的實戰分析:

文章出處: 大陸奇怪的「家電下鄉」熱賣潮

根據第635期的今周刊報導,摘要幾個大陸家電下鄉的新聞。

  • 四川簡陽市,每人每年可用於消費約4456人民幣,低於中國平均4761元人民幣。
  • 為了提高農民生活水平,實施家電下鄉政策,政府補貼13%。
  • 農民周文元原本有台用了10年的20吋彩色電視機。
  • 農民周文元一咬牙,花了1400多人民幣購買新液晶電視,相當於他一個月薪水。
  • 光簡陽市,家電下鄉效果大概就有一億五千萬台幣。
  • 農民因此花更多錢,產生乘數效果,預計可以帶動9200億元的內需商機。

上面那段話我試圖把他翻譯成我懂得話語

  • 我一年扣掉生活必需支出後,可用在消費的金額是70,000台幣。
  • 我一個月薪水是21,000台幣。
  • 我原本有一台電視機可以用,看得還挺爽的。
  • 政府說若是你買了新的液晶電視,會補助3,000元台幣
  • 我就很高興的花了21,000元台幣,買了24,000元台幣的新液晶電視。

大家看出哪裡怪了嗎?這一點都不符合正常人的消費習慣,若是大家的收入較低,手上又已經有一台可以看的電視,在沒有信用卡或其他融資工具的前提下,大部分人都不會如報導所說,「咬著牙」花這麼多錢去買一台新的電視,更何況政府才只補助13%而已,只是打個87折,降價誘因不足。

所以假設金額統計的數字沒錯,可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又不符合正常人的消費習慣,那合理的解釋是什麼呢?

答案就是:通路洗貨。

以農民當人頭購買,然後通路跟政府拿13%的補助款,貨物則流向那些本來就有計畫購買的人,農民則沒有享受到新家電的喜悅。

凡是有這種補貼的手段,都會有這種狀況發生。舉例來說:台灣電信公司對手機的高額補貼,往往都會造成「洗手機」的現象,也就是說通路商和電信公司照拿補貼款,可是通路商在出貨的時候,是將電信公司搭配好的手機和SIM卡,照原價分開來賣給不同消費者,通路既賺補貼款,又賺手機的錢,兩頭通吃兩頭賺。

若是筆者的對家電下鄉的解讀正確,那麼這次所謂的家電下鄉引爆內需,只不過是讓原本計畫買家電的人買到家電,然後通路多領了中國政府的補助款,農民平白無故當了宣傳的要角。最後,中國政府從口袋掏出來的錢沒有任何乘數效果,家電下鄉刺激景氣方案成效不彰。

本文獻給因為家電下鄉而急著買股票或大陸基金的人。

延伸閱讀:

  1. 台灣大紀元- 「家電下鄉」遭到農民和商家非議
  2. 家電下鄉民眾抱怨被層層套利
  3. 掙錢不容易農民對“家電下鄉”反應冷淡

2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(狀聲詞)恩...喔...《今周刊》阿,想想看我已經多久沒有認真拿起來看過,這種商業的周刊還能屹立不搖發行那麼多期,真是神奇呢。

家電下鄉,怎麼看都不相信農村居民會拿出辛辛苦苦當移工(農民工)存下來的錢,特別是現在有數千萬移工找不到工作,錢省著花才是人心。家電下鄉最後的利潤被中間商人賺光了,北京政府(多數是地方政府買單)花了大筆鈔票,乘數效應,嘿嘿,慢慢等吧。

匿名 提到...

我在台灣日東工作...08年年底放了三天無薪假..29.30.31日..09年1月排好要放的無薪假臨時喊卡...我們公司很撐..友達奇美它們先放無薪假...我們才放..我們是友達奇美的上游廠..做偏光板的..之後工作一直在增加..都有一直出貨..也不屯貨..我們的下游友達奇美亦是如此...屯貨是白痴舉動...
友達奇美出貨給大陸通路...大陸通路當然也不可能屯貨...面板肯定是賣掉了..是買給中國政府...農民..一般想買面板的人..我不知道..但一定有那個市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