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國總統李明博,在總統大選前被視為韓國經濟的救星,但是在上任後百日內,支持度由52%降到20%,其中引發群眾上街抗議的導火線,就是重新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的決定。我們知道韓國是單一民族國家,而韓國的近來外交路線,在李明博上任前,是比較傾向反美。因此為了牛肉進口的問題上街,可以視為是反美情緒的凝聚,正好對上李明博的親美路線。人民上街抗議,背後真正的因素是物價高漲、失業率增加等經濟層面的問題。如果李明博不開放牛肉進口,問題是否就跟著解決了? 並沒有。
從需求面來看,牛肉是韓國人的主要食物之一,但是韓國本身所飼養的牛肉,相對於進口牛肉並不便宜。因此在2001年韓國開始全面進口牛肉以後,很快的成為美國牛肉的世界第三大出口市場,直到2003年底才因為狂牛病風暴全面停止進口,。2003年12月,沒有美國牛肉以後,,韓國人牛肉消費量也大幅度下降:按平均每人消費牛肉量計算,2002年是 8.45公斤,2004年是6.84公斤,2006年是6.80公斤。其直接結果,是韓國人吃的牛肉在世界上最貴。2007年,平均每公斤達5.8萬韓元(約合60 美元)。
韓國人所消費的牛肉之中,有60%來自進口。根據近期的資料,韓國國產牛肉的市價,大約是 澳洲、美國牛肉的兩倍,韓國人所以還有人堅持買國產牛肉,主要是因為身土不二 (不吃外國進口食物,只吃本國產的食物,身體才會健康)的觀念在支持這樣的消費行為。李明博為了FTA的交換條件,讓美國牛肉重新進口,導致他的領導陷入危機,在數個月前,也有韓國新聞媒體炒作牛病的議題,但是有趣的是美國牛肉在市面的銷路並不差(見下圖)。
南韓民眾提冰桶排隊購買美國牛肉
今年4月19日,韓國進口美國牛肉協定簽訂的第二天,韓國產牛肉價格就下降8%。這充分說明,只要開放市場,韓國人就要吃上更便宜的牛肉。當然,韓國農民也要因為沒有貿易保護而失去巨大的利益。同月27日,約7000名憤怒的養牛戶舉著「被拋棄的畜產農戶」、「哭泣的韓牛農戶」標語,到政府大樓前集會抗議。
參與集會、示威的,不僅僅是農民,還包括初中生、高中生、大學生、家庭主婦、政界和演藝界人士,有的藝人還打出了「寧願吃毒藥,不吃美國牛肉 」的旗號。
這些反對者為進口禁令找到了各種各樣的理由:「韓國人患瘋牛病的幾率是美國人的3倍」,「美國出口給韓國的牛肉是本國人不吃的」,「韓國牛從沒有發生過一例瘋牛病。」,「30個月以上的牛患瘋牛病的幾率十分大」。
很像那麼一回事,美國牛肉太可怕了,我們要遠離美國牛肉,不能讓美國牛肉來傷害我們。 雖然曾有商人以進口牛肉偽稱韓國牛肉販賣,韓國牛肉和進口牛肉在標示上有明確的分別,韓國人可以自由選擇。同時韓國政府除了努力針對消費者疑慮消毒,也接著採取各種措施補貼養牛戶,包括取消1%的屠宰稅,對每頭韓牛補貼10萬-20萬韓元補貼。
但韓國人--尤其是韓國農民,顯然不僅僅關心自己要吃什麼牛肉,還關心別人要吃什麼牛肉。因為市場一旦開放,牛肉價格就要下降,他們的利益就要受損。而韓國政府對養牛戶的補貼,比不上他們能從進口禁令中所得到的利益,為了自己的利益,他們要限制其他韓國人與美國人進行貿易的自由。簡單的說,韓國因美國牛肉而起的多方交戰,牽涉的不只是國際貿易,有更多成分是韓國的民族主義和畜牧業的商業利益,再加上不同政黨之間的角力戰。台灣媒體只注意到民眾上街,李明博道歉,是典型的見樹不見林。
延伸閱讀
1 則留言:
文章很豐富喔,值得一看,繼續努力吧!lacoste和adidas為您加油喔!
張貼留言